全家以花部位取名 屏東新園鄉耆老花園辭世引話題

花財旺的祖父花記,叔公有花松、花赤,姑婆花菜;叔父花桔、花魚、花童、花經、花拋、花舉;姑姑花網、花就;姊姊花富;堂兄花門,前新東村長;堂妹花浮,隨便屈指就能想起來十六人,還有好多因遷移或嫁娶而失聯的,真的是「族繁不及備載」。
花坤旺原以為下一代名字已脫離花部位,沒想到他從事養殖業的堂侄,也就是花門的兒子花承祐,有一次在雙園大橋遇到警察臨檢,因沒帶身分證,解釋了一陣子仍無法放行,報上花窗,警察就知道是前村長的兒子,沒想到江湖上的渾名竟然比真名還響亮。
花部位名字引發的趣味對話,對花家人來說已習以為常,之前花門當第一任村長時,到屏東林務局要簽領二千五百棵矮仙丹回來美化新園堤防,名字欄簽上「花門」,承辦人斥他不要在公文書上亂簽名,會吃上官司的;當他出示身分證證明時,承辦人反問說,那你家有沒有叫花園?「有啊,我叔父就是啊」。
花門生前曾說,他的名字是祖父取的,當時鄉下人大都取個好記的代號,由於家族都是花部位,阿公又喜歡喝一杯,因此被取為「花◆」,但因戶政人員找不到◆字,所以就變通為花門。 他認為,名字好記好寫就好了,沒想過要改名字,好名字也要努力工作才有飯吃,何況花門這名字讓他有飯吃、有村長可以做,也是一個不錯的名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