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地方 海洋館要成為市民的驕傲,電動公車推動也須落實永續交通

海洋館要成為市民的驕傲,電動公車推動也須落實永續交通

by 中部 編輯

【記者蘇詩鋒/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斥資9.2億元打造的「台中海洋館」自試營運以來引發社會高度關注,但短短一個多月,卻接連出現營運缺失,被民眾戲稱只是「高級版的魚中魚」。對此,台中市議員邱愛珊在專案報告中提出多項質疑,並同場關切市府推動電動公車的成效,強調觀光建設與交通政策都應兼顧市民權益與永續發展。

邱愛珊首先指出,交通問題是海洋館的一大隱憂。館內僅設104個小客車停車格,假日人潮估計超過7,000人次,導致周邊嚴重交通壅塞與違停。部分民眾反映,被迫停車至觀光漁港後仍需步行一段距離,沿途車潮壅擠、道路不平整,對攜帶長輩或小孩的家庭極為不便,對身心障礙者更是不友善。

邱愛珊質疑,廠商與市府是否有提出應變措施,並進一步要求說明未來長期規劃,是否能與捷運藍線、鐵路系統有效銜接,確保交通承載力。 其次是票價問題,目前海洋館全票500元、優待票400元,雖號稱「中等水準」,但相較於科博館全年免費入場,或屏東海生館提供的親子優惠票,對中低收入戶與多子女家庭而言,恐造成「價格排擠」。

她呼籲市府檢視票價政策,兼顧普及性與公平性,讓更多市民能享受海洋教育資源。

banner

同時,邱愛珊也就電動公車推動向交通局提出質詢。她指出,市府推動「藍天白雲行動計畫」,強調永續與淨零碳排目標。截至今年9月底,台中市已有305輛電動公車上路,加上中央核定的319輛,未來將有624輛電動公車投入公共運輸服務。以全市近1,280輛公車核計,電動公車比例將由21%提升至48%,幾近翻倍成長。

邱愛珊肯定這是市府的重要施政成果,但也提醒市府,公車營運涉及車輛採購、維修、充電站設置及營運成本補貼,須確保不會造成客運業者壓力,更要兼顧市民乘車便利性與服務品質。

最後邱愛珊強調,台中海洋館是一項重大建設,市民期待它能成為中部觀光的新亮點;電動公車則是市府邁向永續交通的重要政策。她表示民眾關心的不只是外表亮眼的建設,而是它能不能長期營運、是否真正減碳、交通是否便利、以及市民權益是否受到保障,她期盼海洋館與電動公車雙雙能成為市民的驕傲,而不是市民的負擔。

相關新聞

青傳媒新聞報有限公司

我們的新聞平台致力於提供即時、準確的新聞報導,涵蓋政治、經濟、兩岸等各個領域。通過深入的分析和專業的報導,幫助讀者全面理解時事,掌握最新脈動。

即時新聞

熱門新聞

青傳媒新聞報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