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詩鋒/台中報導】臺中市議員吳佩芸今(1)日指出,臺中市政府交通局於本次會期提出「擴大試辦取消機車兩段式左轉之可行性」的專案報告,但相關數據呈現與其他直轄市經驗尚有落差。吳佩芸強調,市府應避免以偏概全,不能僅因事故數字變動就否定政策,而是要更彈性檢視路口條件,逐步推動取消禁行機車與強制兩段式左轉,讓騎士能在安全下依需求選擇。
吳佩芸表示,有關取消禁行機車及機車二段式左轉作為,相較於臺中市的保守作法,臺南市自去年8月起,已針對10個行政區、52條道路,凡屬「單向兩車道」的路型,全面開放機車行駛內側車道並可直接左轉。臺南市政府在交通部舉辦的交通事故防制成效記者會中指出,取消禁行機車與二段式左轉後,當地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下降14.2%,行人死亡數也降低10%。目前臺南市僅剩約20條道路尚未實施,預計今年年底前將全面開放。
吳佩芸強調,除了臺南市之外,臺北市與新竹市近期也進一步推動開放。然而,臺中市政府交通局不只做得比別人慢,甚至背道而馳。 吳佩芸直批,市府在專案報告中在檢視數據時,竟將「事故件數呈現上升趨勢」與「取消機車強制二段式左轉」直接劃上等號,根本沒有深入分析事故成因。若交通局只因為有機車涉入,就歸咎於取消强制二段式左轉,這不只是帶著有色眼鏡看待、有失公平之外,結論也會偏離其他直轄市的經驗。
交通局局長葉昭甫回應,對於取消機車二段式左轉,只要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下,交通局會來處理,但臺中市因在單向兩車道路型尚有部分特殊路口,因此會採附掛牌面方式請機車駕駛二段式左轉。
吳佩芸再次提醒市府,臺南市、臺北市、新竹市的做法都顯示,取消強制二段式左轉不僅可行,更能提升交通效率,回歸「左轉靠左、右轉靠右」的原則。吳佩芸並非要求全面塗銷所有待轉區,而是主張市府應採取更具彈性的作法,在開放機車直接左轉的同時,仍可保留部分待轉區,讓民眾依需求選擇使用。
吳佩芸進一步強調,汽機車平權已是全國交通政策趨勢,臺中市應參照其他縣市經驗,檢視市區道路條件,逐步推動單向兩車道路型全面開放機車行駛內側車道並取消強制二段式左轉,才能落實汽機車平等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