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記者蘇詩鋒/台中報導】 台中市社會住宅採用「抽籤」方式進行分配,由於中籤比率偏低,變成只能「比運氣」,市議員李天生3日在議會指出,目前新北、台北、桃園都採行「評點制」方式入駐,建議比照辦理,不過市府都發局解說,本市已採用「加分制」,保障弱勢族群優先入駐,只是名稱不同。
李天生表示,依都發局專案報告,本市已完工社宅基地計14處(3,668戶),興建中基地計1處,總計興辦戶數達10,450戶,目前採抽籤方式入駐,不過即使符合年輕、弱勢身分,也可能因籤運不佳,長期等不到入住機會,無法照顧到真正需要照顧的朋友。
他指出,目前新北、台北、桃園都已採行「評點制」,針對年齡、家庭狀況、社福身分等條件進行量化評分,並依總分排序後依序錄取,建議比照辦理;未來則可考慮朝向「輪候制」方式邁進,民眾在取得輪候資格後,依據其身份或是收入狀況,排入輪候入駐名單,更為公平合理。
都發局說明,台中市入駐社宅,有針對勞工、青年及子女數量進行加分,和評點制相同,只是各縣市用詞不一;至於未中籤民眾,可登錄依順序進行遞補,其中弱勢等特殊身分者,則可優先輪候入駐;比較不同的是,中央要求將全部社宅納入辦理,台中市考量有些民眾並不喜歡前往距離生活圈太遠的社宅,因此以每處社宅單獨進行評估輪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