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詩鋒/台中報導】臺中市議員吳佩芸今(8)日指出,臺中市部分公車路線長期存在臨時缺班情形,已非偶發事件,對學生與通勤民眾造成實質影響。有關嶺東高中與嶺東科大學生的重要通勤路線,如70A及30號路線,早班車經常臨時缺班,導致學生上學遲到,民眾通勤受影響。
吳佩芸表示,上個月初,剛開學就接獲民眾反映,70A路線原本應於早上6點20分從第一廣場發車,前往嶺東科大方向,但卻臨時缺班,多位學生在站牌前等了很久仍未看見公車。民眾打電話向客運公司詢問,亦未得到妥善回覆,與實際情況完全不符。
此外,吳佩芸進一步指出,30號路線(中台新村至第一廣場)也有民眾反映,早班車常常臨時未發車,嚴重影響沿線通勤民眾。吳佩芸指出,這兩條路線都是嶺東高中與嶺東科大學生的重要通勤路線,一旦缺班,可能造成學生遲到,上課權益也會受到影響。
面對這樣的狀況,吳佩芸認為司機不應成為被優先檢討的對象,而是應先從業者提供的勞動環境與條件、交通局如何督促業者改善等作為去進行思考。吳佩芸並詢問臺中市政府交通局,目前是否已經做了相對應的改善方案,未來又有什麼規劃?
交通局局長葉昭甫回應,公車班次調整主要受到駕駛人力減少影響,市府會優先針對具剛性需求的時段與路線進行排班,例如學生通勤時段。而針對70A及30號公車路線缺班問題,交通局將再進一步檢視,並要求業者落實發車時間。
吳佩芸理解,現在公車司機十分辛苦,早出晚歸、工時長、壓力也大,缺人問題確實存在。但就因為這樣,更需要市府主動協調。吳佩芸呼籲,交通局應針對公車缺班問題提出改善方案,並與客運公司協調,根本性檢討勞動條件:改善排班制度、補足人力、調整合理班表,讓司機能安心開車,乘客也能準時搭車。
吳佩芸強調,公車是學生上學及民眾通勤的重要交通工具,班次穩定非常關鍵,市府應督促業者加強管理,釐清缺班原因,並在發生狀況時即時公告或調度,不應讓學生每日提心吊膽,不知道公車是否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