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詩鋒台中報導】台中市議員林昊佑、邱愛珊、黃佳恬、吳建德5月7日在警消環衛委員會質詢時指出,目前救援效率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雖然救護車依法擁有優先通行權,但實務上經常因交通壅塞或路況複雜影響通行效率。救人應該是爭分奪秒的事,林昊佑建議市府應參考台北市與台南市等縣市經驗,全面導入AI智慧號誌系統,讓緊急車輛行經路口時自動獲得綠燈通行權,縮短搶救時間,提升存活率。
林昊佑指出,目前台中市消防車及救護車平均送醫時間達7.83分鐘,返隊時間更長達19.34分鐘,反映出在高峰時段,緊急車輛經常因紅燈受阻,黃金搶救時間被大幅壓縮。他特別指出,台北市已自110年起開始試辦緊急車輛優先號誌系統,透過消防車、救護車GPS數據結合路口號誌控制,成功使緊急車輛到達時間縮短8%,更在交叉路口使救護車事故數量減少達62.5%,目前系統已推廣至全市29條壅塞路段共221處智慧號誌路口,每月服務緊急車輛約3,000趟次,平均每趟減少旅行時間42秒。
台南市的成效同樣顯著。自2021年起,台南市在奇美醫院至成大醫院間21處路口率先建置優先號誌系統,後續持續擴建,截至2025年已涵蓋35處路口,整合20輛救護車及3輛消防車。根據成效數據,系統導入後,救護車平均通過路口時間減少4秒,行車速率提升達36.8%,綠燈通過率更提高至89.9%,有效減輕駕駛與救援人員心理負擔,提升整體救護效率。
「我們不能再讓緊急救援被動等候紅燈,應該讓科技成為救命助手。」林昊佑強調,全面智慧號誌優先系統能即時感應救護車、消防車到來,自動調整號誌,避免不必要的停等。同時,透過系統資料的累積與分析,也能有效提升未來救援路線的規劃效率。
林昊佑建議,市府應以重大事故多發路口、緊急車輛通行熱區為優先示範點,逐步擴大全市部署,並可結合既有的智慧交通整合平台,提升整體交通管理的智慧化程度。他強調,救援速度與生存率直接相關,智慧號誌系統不僅節省緊急車輛行進時間,也能間接減少對其他用路人的干擾與交通衝擊。
消防局長孫福佑表示:「如果能減少未來的救護時間,對於救護是非常有幫助的,消防局將會積極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