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詩鋒/台中報導】台中市文山焚化爐更新計畫爭議不斷。林昊佑議員痛批,林佳龍市府過去計劃花10億元僅進行「更新」而非「新建」,不僅新增去化量有限,發電效能差,更無法因應未來垃圾處理需求,且沒有降低空氣污染設備。他直言:「這麼草率的規劃,根本是短視近利,視市民健康於不顧。」 林昊佑強調,文山焚化爐採BOT模式,由廠商投資營運,並不是市府編列預算直接支付。「既然不是市府出錢,更應該把格局放大,要求業者新建能長期使用、低污染、高效能的焚化爐,而不是用10億草率更新,製造下一個短命工程。」
身為大肚居民的林昊佑,對焚化爐周邊四、五萬居民的呼吸健康深感憂心。他指出:「垃圾處理的效率不是唯一重點,更重要的是空氣品質與市民健康。我們大肚山上的居民不該再承受更多的空氣汙染。」 林昊佑指出,更新案僅增加110噸/日去化量,預估十年下來僅能多處理40萬噸垃圾,遠遠不足。相對來說,若以85億元打造新爐,每日可多處理300噸垃圾達900噸/日去化量,不到四年就能解決十年累積量,污染更低、發電更高效,「這才是符合國家能源政策的方向。」
他進一步提醒,根據環保署109年公告的「三級防制區既存固定污染源削減污染物排放量準則」,焚化爐必須於114年6月前全面改善氮氧化物排放,「法規只會越來越嚴格,未來才是真正的挑戰,現在不把污染降到最低,將來一定會被迫補破網。」
至於大里垃圾調度場引發的雜音,林昊佑直言:「大里場本來就是暫置場,四分之一空間容量仍足以應付現階段垃圾調度。難道有人以為垃圾像Uber Eats,下單就能立刻送進焚化爐?垃圾暫置只是過程,等到市府焚化量能提升,自然能逐步去化。」最後,林昊佑也建議,垃圾政策應該放眼長遠,掩埋場還能規劃復育成環保公園。